“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正持续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金融成为重要的支持力量。专业机构研究认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正呈现三大趋势。
诸多迹象表明,近年来金融支持我国绿色发展力度不断增强。在绿色信贷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金融机构纷纷升级绿色金融战略,与“碳”挂钩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快速涌现,并向“碳普惠”延伸。《中国可持续债券市场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境内外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达到3.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符合CBI(气候债券倡议组织)定义的发行量达1.9万亿元。
在政策引导及《碳金融产品》等相关行业标准指引下,全国及地方碳市场持续推进碳金融产品创新和应用,包括碳配额质押、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未来收益权质押、碳资产质押、借碳交易、碳配额卖出回购、碳配额托管等。
【资料图】
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兴业碳金融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转型与创新:绿色发展与绿色金融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正呈现三大趋势:
趋势一:转型金融与绿色金融成金融支持“双碳”目标的“双支柱”。
2022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发布《G20转型金融框架》,围绕界定标准、信息披露、转型金融工具、支持转型的激励措施、公正转型等五大支柱提出22条具体原则。
蓝皮书认为,做好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是未来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重点之一。我国确立了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体系、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等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与G20转型金融框架具有高度一致性,将有助于我国将绿色金融政策经验推广至转型金融领域。
趋势二:推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
蓝皮书认为,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有着内在一致性,均是金融体系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二者在服务对象上有一定重合性,也面临共同的挑战和障碍,即相关主体风险识别、管理和控制难度较大,业务营销和管理成本较高,限制了规模化和持续性发展。推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可为二者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创新空间。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包括探索绿色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科技助力绿色普惠、出台绿色小微企业相关标准、基于碳账户开展碳普惠金融创新等。
趋势三: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日益强化。
2021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致力于提供全面统一的可持续相关信息披露标准全球基准。2022年3月,ISSB就《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气候相关披露》在全球范围内征求意见。今年6月,ISSB正式发布首批可持续披露标准。
蓝皮书认为,ISSB标准正式发布并被相关经济体采纳,意味着可持续和气候信息披露将成为财务报告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信息,并对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企业形成一定约束。其对于碳排放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也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的驱动力之一。
在我国,统一规范的碳核算体系建设正加速推进。蓝皮书认为,行业、企业、产品碳核算工作的规范开展,将为金融机构碳核算提供坚实基础。
蓝皮书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兴业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聚焦经济热点和投资实务,《“隐形冠军”长成之路》《中国宏观经济与债券市场》《人民币汇率分析与风险管理》《中国公募REITs投资指南》《产业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等五本新书也同时发布。
新书发布之际,兴业研究公司与人民日报出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透露,双方将本着“立足长远、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对于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要求,互相开放资源并开展多层次深度合作,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